人民幣將迎來年度貶值
Post time:2014-12-03人民幣匯改重啟后第四年,,人民幣對美元終于改變單邊升值的態(tài)勢,有可能迎來首次年度貶值,。今年上半年,,在中間價的帶動下,,人民幣即期匯率一度貶值達3.75%,;進入6月后,受經濟(尤其是外貿)企穩(wěn)影響,,人民幣即期匯率重歸升值通道,,逐步收復失地。21日,,中國央行宣布非對稱降息,,人民幣貶值壓力大增;降息后首個交易日(24日),,人民幣即期匯率大跌168個基點,,基本宣布升值通道面臨關閉。
截至目前,,人民幣即期匯率維持在6.13-6.14的水平,,較年初的6.05仍有相當距離。如今,,美元持續(xù)走強,,中國經濟重歸下行,央行宣布降息以應對低通脹局面,;在余下月多的時間里,,人民幣難有更加強勁的升值動力,無力填補余下的空間,,對美元全年貶值似已板上釘釘,。按照當前的形勢,人民幣即期匯率可能將貶至6.15之上,,全年貶值超過1.6%,。不過,相比于其他主要貨幣動輒貶值10%以上,,人民幣的貶值幅度仍算可控,、輕微的。
事實上,,由于釘住美元匯率,,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表現依然強勢。國際清算行(BIS)公布的數據顯示,,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10月份環(huán)比上升1.5%至121.57,,連續(xù)第五個月回升并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BIS的有效匯率指數基于2008-2010年貿易數據權重,,并以2010年為基期,。在人民幣指數的權重中,,歐元,、美元和日圓分列前三位,。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,更多反映在歐元,、日圓大幅貶值的情況下,,人民幣出現被動升值。這也對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深化提出要求,,在主要國際貨幣匯率重估的情況下,,人民幣是否仍有必要與美元掛鉤?做實“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(jié)”的匯率制度,,可能是應對當前匯率“名貶實升”的策略所在,。
中國央行宣布降息后,國際市場對于亞洲貨幣“競爭性貶值”預期升溫,。在此之前,,由于日本經濟在最近一個季度陷入衰退,日本央行也推出了寬松舉措,,支撐日本經濟,。上月底,日本央行已在爭議聲中大幅提高了資產購買計劃的規(guī)模,,之后引發(fā)日圓對美元匯率的下滑,。如今,中國也加入到降息的行列中,。受此影響,,更多經濟結構相似、堅持出口導向政策的國家可能將迫作出回應,,泰國,、印度和韓國是最可能跟進的國家。在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趨勢下,,這將進一步強化非美貨幣貶值,、美元升值的格局。而低通脹與經濟增長低迷共存的現象,,則將在亞洲蔓延,。
打破此間悶局,需要亞洲諸國更加深入的合作,。尤其是中國,,作為近三十年全球經濟增長最為矚目的引擎,應當承擔起帶動周邊經濟發(fā)展的責任——這不應被視為負擔,,而是全球化以及亞洲經濟一體化的大框架下,,保持外部經濟環(huán)境穩(wěn)定、刺激外需的主要方式,。這一方面,,中國領導層已經有所行動,,以絲路基金、金磚國家銀行與亞投行為載體的“中國版馬歇爾計劃”開始從概念落地,;但在說服合作伙伴,,以及將計劃落實到一個個具體的項目上,仍然好事多磨,,并且需要經過仔細的考量與計算,。
聚焦到人民幣匯率上,資本對外輸出要求人民幣相對主要國際貨幣保持穩(wěn)定,,給予使用者以充足的信心,。中國的資本輸出需要伴隨人民幣的國際化一同推進,從上游大宗商品到終端消費都需要納入人民幣的使用范圍內,,避免日圓國際化“兩頭在外”造成的功虧一簣,。以這樣的視角考量,人民幣即使采取貶值策略,,加強匯率彈性,,其幅度也應當是有限的。相應的,,國內的貨幣寬松也需要服從人民幣匯率穩(wěn)定的大前提,,盡可能避免參與到“競爭性貶值”的過程中。以鄰為壑在亞洲重演,,并不利于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發(fā)展,;當然也不能走到另一個極端,美元強勢,,人民幣比美元更加強勢,,這并不符合經濟發(fā)展規(guī)律。
人民幣在2014年將迎來匯改重啟后的首度貶值,。這是好現象,,進一步驗證了人民幣匯率已進入均衡區(qū)間。人民幣匯率下一步是升是貶,,需要綜合考量經濟發(fā)展與對外投資兩方面因素,;將決定權交還給市場,做實“一籃子貨幣”,,是最佳策略所在,。